邀请招标流程怎么走?适用情况+3个避坑要点(附和公开招标区别)

2025-08-14 09:57 阅读 2 次 评论 0 条

不少企业和单位在采购或搞项目时,会纠结“到底用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”。公开招标要广而告之,流程复杂;邀请招标只找几家熟悉的单位来投,省时省力,但很多人不清楚它的规矩——比如哪些情况能搞邀请招标?怎么选邀请对象才合规?今天就用大白话讲讲邀请招标,从适用场景到具体流程,再附几个避坑要点,让你明明白白用好这种招标方式。

邀请招标

先搞懂:啥是邀请招标?和公开招标有啥不一样?

邀请招标,简单说就是“不公开喊人,只私下请几家来投标”。比如学校要建个小食堂,不往网上发招标公告,而是直接找3家熟悉的建筑公司,发邀请函让他们来报价,这就是邀请招标。

它和公开招标的区别,就像“请客吃饭”和“摆流水席”:

  • 公开招标:相当于“摆流水席”,谁想来都行,要提前在网上发通知(招标公告),不限定参与人数,流程严格(比如要公示中标结果);
  • 邀请招标:相当于“请客吃饭”,只请相熟的几家,不用发公告,参与的投标人不能少于3家,流程灵活些,但必须保证公平。

举个例子:某公司要采购一批办公电脑,预算20万。用公开招标得等半个月报名,再花1个月评审;用邀请招标的话,直接找3家靠谱的供应商,1周就能出结果,效率高多了。

这3种情况,用邀请招标更合适(别用错了)

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搞邀请招标,按规定,以下3种情况最适合:

1.项目太小,公开招标不划算

比如村里要修条小路,预算50万以内,或者学校买批课桌椅,预算10万。这种项目利润低,公开招标的话,可能没人愿意来投标,就算有人来,招标过程花的钱(比如发公告、租场地)可能比项目本身还多,得不偿失。

这时候用邀请招标,直接找3家本地的施工队或供应商,省钱又省事。

2.项目特殊,只有少数人能做

有些项目技术门槛高,比如医院要买特殊的检测设备,全国可能只有3家公司能生产;或者项目有保密要求,比如部队的营房维修,不能随便让外人参与。

这种情况只能邀请有能力、符合保密要求的单位来投标,公开招标反而找不到合适的人。

3.公开招标没人来,只能换方式

有时候公开招标会遇到“报名的投标人不够3家”,或者“两次公开招标都流标了”(比如第一次没人报名,第二次只有2家来)。这时候按规定,可以改成邀请招标,直接邀请有能力的单位来投。

去年有个乡镇卫生院采购医疗设备,公开招标两次都只有2家报名,最后改成邀请招标,找了3家符合资质的供应商,才顺利完成采购。

邀请招标6步走,按流程来少出错

第1步:确定项目需求,写好招标文件

和公开招标一样,先把项目要求写清楚:比如建个小仓库,要写明白“面积多大、用什么材料、什么时候完工”,还有投标人的资格(比如“必须有建筑资质”)。

注意:虽然是邀请招标,招标文件也不能马虎,该有的条款(比如报价要求、验收标准)都得写全,不然投标人没法做标书。

第2步:选对邀请对象,不能少于3家
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要找“有能力、信誉好”的单位,而且必须邀请3家以上(含3家),少1家就不合规。

怎么选?可以从这3个渠道找:

  • 以前合作过的单位(比如上次给学校做装修的公司);
  • 行业内口碑好的企业(问问同行推荐);
  • 查“信用中国”等平台,排除有失信记录的单位。

避坑点:不能只邀请“关系户”,比如只找老板的亲戚开的公司,就算流程对了,也可能被认定为“内定”,惹上麻烦。

第3步:发邀请函,写清“时间和要求”

邀请函要写明这些内容:

  • 项目名称(比如“XX小学围墙维修项目”);
  • 招标文件在哪领、什么时候领(比如“3月10日-12日,到学校总务处领”);
  • 投标书啥时候交(比如“3月20日下午5点前”);
  • 开标时间和地点(比如“3月21日上午9点,学校会议室”)。

邀请函可以发纸质版,也能发电子版(比如邮件),但必须让对方确认收到。

第4步:收投标书,检查“有没有资格”

投标人交来标书后,先检查他们有没有满足“资格要求”,比如有没有相应的资质证书、业绩够不够。

这一步要公平,不能因为某家公司是“熟人”,就放宽要求。比如招标文件要求“有2个类似项目业绩”,哪怕是亲戚开的公司,只拿得出1个业绩,也得排除。

第5步:开标评标,选性价比最高的

开标时,把3家的报价和方案当众拆开,让大家都看到。评标时,不能只看价格,要综合考虑“价格、质量、工期”——比如A公司报价低但工期长,B公司报价稍高但能提前完工,可能选B更合适。

注意:评标过程要记下来(写评标报告),谁投了多少票,为什么选这家,都得写清楚,以后查起来有依据。

第6步:公示结果,签合同

确定中标人后,虽然不用像公开招标那样在全国平台公示,但最好在单位内部贴个公告(比如学校的公示栏、公司的内网),写清楚“哪家公司中标了,多少钱”,公示3天,没人反对就可以签合同了。

搞邀请招标,这3个坑千万别踩(都是教训)

坑1:只邀请2家,人数不够

有个社区要做绿化,图省事只找了2家园林公司,觉得“两家比价就行”。结果被人举报,因为按规定“邀请招标必须不少于3家”,最后项目被叫停,重新组织招标,耽误了2个月。

记住:不管多小的项目,邀请的投标人必须是3家及以上,少一家都不行。

坑2:内定中标人,假装走流程

某单位搞邀请招标,表面上找了3家公司,实际上早就和其中一家说好“让他们中标”,故意给另外两家设难题(比如要求他们提供根本拿不到的资质)。最后被举报,负责人受了处分,项目也废了。

记住:邀请招标可以选熟悉的单位,但不能内定,要让3家公平竞争,评标时凭实力说话。

坑3:不写招标文件,口头说了算

有些小企业图省事,不写招标文件,只口头告诉投标人“要做个啥项目”。结果投标时,一家说“以为是做A方案”,一家说“以为是做B方案”,吵得不可开交,最后没法评标。

记住:不管多简单的项目,都要写书面的招标文件,把要求写清楚,免得扯皮。

最后总结:邀请招标要把握“3个原则”

  1. 合规:该邀请3家就别少,该有的流程别省;
  2. 公平:别偏袒某家,让有实力的单位中标;
  3. 记录:邀请函、招标文件、评标报告都要留好,至少保存3年(万一有人查呢)。

其实邀请招标就像“精准找帮手”,用对了能提高效率,用错了可能惹麻烦。只要按规矩来,选对项目、找对人、走对流程,就能省心又合规。要是你用过邀请招标,有啥经验或教训,欢迎在标书啦评论区分享~

分类:招投标知识 标签: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