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标质疑(异议)怎么提才有效?适用情况 + 质疑函模板 + 操作步骤

2019-06-28 09:21 阅读 377 次 评论 0 条

在投标过程中,不少企业会遇到“明明觉得投标流程有问题,却不知道能不能提质疑”“写了质疑函却石沉大海”的情况。其实,质疑(异议)是投标企业的合法权利,但必须找对“能质疑的情况”、走对“流程”、写对“函件”,才能真正发挥作用。本文就从“什么情况能质疑”“质疑流程怎么走”“函件怎么写”三个核心维度,教你正确提出投标质疑,避免做无用功。

投标质疑

投标质疑

一、先明确:这3种情况,才符合投标质疑的条件

不是所有“觉得不公平”的情况都能提质疑,根据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》《招标投标法》等规定,只有满足以下3类情形,质疑才会被招标方受理——盲目提质疑反而可能被认定为“恶意质疑”,影响企业信用。

1.招标文件存在“不合理”或“违法违规”内容

比如:

  • 招标文件设置“歧视性条款”:要求“仅限本地企业投标”“需具备某类只有特定企业拥有的专利”(排除潜在投标人);
  • 技术参数“量身定制”:某设备采购项目,招标文件要求“设备核心部件需为XX品牌”(指向特定供应商);
  • 关键信息缺失:招标文件未明确“评标标准权重”“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间”,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准备投标。

举个例子:某物业服务投标项目,招标文件要求“投标人需有5年以上写字楼服务经验”,但当地符合条件的企业仅1家——这种明显排除其他潜在投标人的条款,就属于可质疑的情形。

2.投标过程存在“程序违规”或“不透明”问题

比如:

  • 开标时间临时变更且未提前通知所有投标人;
  • 评标过程不规范:评标专家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打分(如某企业报价符合要求,却因“无理由”被扣分);
  • 开标现场信息不公开:未当众宣读所有投标人的报价,或拒绝投标人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。

3.中标结果“明显不合理”或“存在猫腻”

比如:

  • 中标企业资质不达标:中标方明明没有招标文件要求的“安全生产许可证”,却被判定中标;
  • 报价异常:中标报价远低于成本价(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,可能存在“低价围标”);
  • 结果公示信息错误:中标公示上的企业名称、中标金额与实际评标结果不一致。

注意:如果只是“自己没中标,觉得不公平”,但拿不出任何证据,这种情况不符合质疑条件——质疑的核心是“有明确的违法违规事实+相关证据”,而非“主观感受”。

二、关键步骤:投标质疑4步走,少一步都可能无效

即使符合质疑条件,也要按“规定时间+规定流程”操作,否则质疑函会被直接驳回。具体步骤如下:

1.确认“质疑期限”:超期提质疑,招标方有权不受理

这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!不同环节的质疑期限不同,一定要记准:

  • 对“招标文件”质疑:需在“投标截止时间15日前”提出(若距离投标截止时间不足15天,可在收到招标文件后7日内提);
  • 对“投标过程”质疑:需在“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后7日内”提出(如开标现场发现问题,需在开标后7天内提);
  • 对“中标结果”质疑:需在“中标结果公示期内”提出(公示期一般为3个工作日,具体看招标文件,超期则无法受理)。

提醒:期限计算以“招标方收到质疑函的时间”为准,而非“企业发出时间”——建议用“快递邮寄+短信/邮件同步告知”的方式,保留送达证据(如快递签收记录)。

2.准备“质疑材料”:证据不足,质疑会直接被驳回

质疑不是“写封信抱怨”,必须附带“清晰的证据”,否则招标方无法核实,质疑会被驳回。需准备的材料包括:

  • 企业基本资料:营业执照复印件(加盖公章)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、授权委托书(若委托他人办理);
  • 质疑函(核心材料,下文附模板);
  • 证据材料:招标文件复印件(标注不合理条款)、开标现场照片/视频(证明程序违规)、同类项目中标案例(证明条款歧视)等——证据需清晰、关联(比如质疑“评标不公”,就要提供“自己的投标文件符合要求却被扣分”的具体对比)。

3.找对“质疑受理方”:找错对象,质疑会“无人管”

不同项目类型,质疑受理方不同,别找错:

  • 政府采购项目(如政府部门、事业单位采购):向“采购代理机构”或“采购人”(招标方)提质疑;
  •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(如工程建设、国企采购):向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”或“项目主管部门”(如住建局、财政局)提质疑;
  • 第三方代理机构招标项目:直接向“招标代理机构”提质疑(质疑函需同时抄送采购人)。

注意:质疑函需“书面提交”(部分项目接受电子版,但需加盖企业电子公章),不能只通过电话、微信口头提——口头质疑无书面记录,后续无法追溯。

4.等待“处理结果”:按规定时间跟进,不盲目催促

根据规定,招标方收到质疑函后,需在“7个工作日内”作出书面答复(复杂情况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,但需提前告知质疑企业)。

  • 若质疑成立:招标方会整改(如修改招标文件、重新评标、重新招标);
  • 若质疑不成立:招标方会书面说明“不成立的理由”(需附带依据,如相关法律法规条款);
  • 对答复不满意:可在收到答复后15日内,向“上级监督部门”(如财政局、发改委)申请行政复议,或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
三、核心:投标质疑函怎么写?附可直接套用的模板

质疑函是决定质疑是否有效的“关键载体”,必须包含“明确的质疑对象、事实依据、法律依据、诉求”4个核心要素,语言要简洁、逻辑要清晰,避免长篇大论却抓不住重点。

投标质疑函(模板)

致:XX(招标方/采购代理机构名称)

质疑企业名称:XX有限公司

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XXXXXXX

法定代表人:XXX联系电话:XXXXXXX

委托代理人:XXX联系电话:XXXXXXX

质疑项目名称:XX项目(项目编号:XXXX)

质疑日期:XXXX年XX月XX日

一、质疑事项(明确“质疑什么”)

我方参与贵方组织的XX项目(项目编号:XXXX)投标,经核查,认为该项目在【□招标文件内容/□开标过程/□中标结果】存在违法违规情形,具体如下:

  1. 【事项1】:招标文件第X章第X条“XX条款”存在歧视性,排除潜在投标人(如:要求“仅限本地企业投标”,违反《招标投标法》第五条“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”);
  2. 【事项2】:XX年XX月XX日开标现场,贵方未当众宣读我方投标报价(违反《招标投标法》第三十六条“开标时,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,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;经确认无误后,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,宣读投标人名称、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”)。

二、事实与证据(证明“质疑的依据”)

  1. 针对“事项1”:附《XX项目招标文件》复印件(标注第X章第X条)、我方企业营业执照(证明我方为外地企业,被排除在外);
  2. 针对“事项2”:附开标现场照片(证明未宣读报价)、我方投标文件送达回执(证明我方已提交投标文件)。

三、法律依据(说明“为什么能质疑”)

  1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》第五条:“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”;
  2. 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》第二十条:“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:(四)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、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、成交条件……”。

四、质疑请求(明确“希望怎么处理”)

基于以上事实与法律依据,我方请求贵方:

  1. 对招标文件第X章第X条进行修改,删除歧视性条款;
  2. 重新组织开标,并当众宣读所有投标人的报价;
  3. 在7个工作日内就上述请求作出书面答复。

质疑企业(盖章):XX有限公司

法定代表人(签字):XXX

附件清单

  1. 营业执照复印件(加盖公章)
  2.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
  3. 授权委托书(若有)
  4. 招标文件复印件(标注质疑条款)
  5. 开标现场照片
  6. 投标文件送达回执

写质疑函的3个关键提醒

  1. 不写“情绪化表述”:避免用“你们明显内定”“评标专家不公平”等主观评价,只客观陈述“事实+证据”(如“中标企业未具备招标文件要求的XX资质,详见附件1”);
  2. 诉求要“具体可执行”:别写“要求公平处理”这种模糊诉求,要明确“要求重新评标”“要求修改招标文件条款”等可落地的请求;
  3. 盖章签字不能漏:质疑函必须加盖企业公章和法定代表人(或委托代理人)签字,否则会被认定为“无效函件”。

四、避坑指南:这3个错误,90%的企业都会犯

  1. 超期提质疑:比如中标结果公示期3天,企业在公示结束后第5天才提质疑——直接被驳回,无补救机会;
  2. 证据不足就提质疑:只说“觉得评标有问题”,却拿不出任何证据(如评标打分表、现场记录),质疑会被快速驳回;
  3. 质疑被驳回后不跟进:若对招标方的答复不满意,未在15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,错过维权时机。

写在最后:质疑是权利,也是“技术活”

对投标企业来说,正确提质疑不是“找茬”,而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、推动投标流程规范的方式。关键在于“先判断是否符合质疑条件”“再按流程准备材料”“最后写对函件”——每一步都要严谨,才能让质疑真正发挥作用。

如果遇到“质疑函提交后没答复”“不知道找哪个部门提质疑”等具体问题,也可以留言说明项目类型(如政府采购、工程招标)和具体情况,获取针对性建议。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!